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印发河源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02:15:24  浏览:99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河源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河府办〔2007〕3号


印发河源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河源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七年一月四日



河源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

第一条 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粤府办〔2006〕48号),为有效评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对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第三条 综合评价工作遵循如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评价标准科学规范;
(二)求真务实,评价结果真实客观;
(三)以评促管,监管、帮扶、督促相结合;
(四)宣传与教育相结合;
(五)狠抓落实与责任追究相结合。
第四条 综合评价内容包括:
(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二)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和执行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情况;
(三)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工作机制情况;
(四)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情况;
(五)本地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
(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情况;
(七)制定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措施情况;
(八)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情况;
(九)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及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整合情况;
(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保障情况。
第五条 综合评价原则上2年进行1次,也可视情况进行不定期评价或对部分县区、市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价。
第六条 综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综合评价实施细则和综合评价评定标准,征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意见,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派出人员组成综合评价工作组,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参与指导综合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工作组提前2个月通知被评价的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四)综合评价工作组应认真听取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实地考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召开有关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五)综合评价工作组向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反馈评价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
(六)综合评价工作组在综合评价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综合评价工作报告;
(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综合评价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汇总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综合评价工作报告报市政府;
(八)综合评价工作报告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书面通知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九)综合评价结果优秀的,市政府予以通报表彰;
(十)综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市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在1个月内制订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
第七条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越权渎职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八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下级人民政府、县区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由各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办法的通知

石政办发〔2009〕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石家庄市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办法》已经市政府第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二○○九年二月十八日





石家庄市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我市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工作是投资和项目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全市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随时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问题,准确反馈项目建设信息,督促各县(市)、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工作,学习借鉴项目建设好做法,为项目建设考核工作夯实基础。



第二章日常检查和进度月报制度

第三条每个项目工作人员都要做好分管项目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到建设现场情况熟悉、形象进度准确掌握、完成投资数据清楚、存在问题随时了解、项目信息及时反馈,并能够汇总、分析、提炼项目综合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四条项目主管部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项目调度会议,掌握情况,通报工作,安排任务。

第五条项目主管部门要统一制定项目建设信息统计报表格式,及时发到各县(市)、区项目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

第六条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反馈网络,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建设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及时准确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工作动态。不得误报、虚报、瞒报及拖延不报。

第七条实行项目进度月报制度。每个月25日前将本月情况、年底前将本年综合情况报到市项目主管部门。项目进度既要准确上报完成投资,又要详细反映形象进度,还要客观反馈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建议。

第八条各县(市)、区项目备案、核准、审批情况,新开工项目情况,竣工投产项目情况及谋划项目情况等信息一并在项目月报时反馈。



第三章实行月通报制度

第九条每月10日前对上月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各县(市)、区项目备案、核准、审批情况,新开工项目情况,竣工投产项目情况及谋划项目情况进行通报,以专报形式呈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并在石家庄日报、石家庄电视台公开报道。

第十条对项目月报不及时、不准确的县(市)、区或项目单位,在月通报中要给予批评,并在年终考核评分时适当扣减分数。

第十一条对项目月报中反映的和日常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主管部门汇总、分析,及时协调调度帮助解决。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共性存在的问题随时向上级反馈,并请市领导及时协调解决。



第四章实行季分析制度

第十二条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分析会议,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提出目标。

第十三条对每季度的分析总结情况进行通报反馈。



第五章实行观摩对比制度

第十四条每年6月底或7月初组织一次项目建设观摩拉练活动,相互观摩各县(市)、区项目建设现场。通过观摩活动,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观摩活动可分组进行。

第十五条观摩项目选择的原则是: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在建不看前期,主要看产业项目。



第六章实行年终总结制度

第十六条年终以月报告、季分析、项目观摩情况为基础进行年终总结。

第十七条年终总结评价按照《石家庄市项目建设考核办法》计算得分,并作为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城乡信用社所得税征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城乡信用社所得税征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1994]251号

1994-12-06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今年新税制实施后,各级税务机关为了保证中央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在加强城乡信用社所得税征管工作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在一些地区仍存在着征管偏松,如该征的税款没有及时征上来、已征的税款混入地方金库等问题。为加强城乡信用社(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及其他集体所有制金融企业)所得税征管和财务管理工作,现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规定,城乡信用社的所得税为中央固定收入,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把城乡信用社的所得税全部缴入中央金库。
  二、对城乡信用社的所得税,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不得实行按年一次性征收的办法,以保证收入及时、均衡入库。
  三、对城乡信用社的减免税,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规定执行,各地不得以任何借口自行制定减免税政策,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四、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对城乡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审核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保证所得税税基不受侵蚀。
  各级税务机关接到本通知后,要对本地区城乡信用社所得税入库和减免税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已缴纳的所得税混入地方金库的,要立即更正过来;对欠税要采取措施尽快催缴入库;对越权减免税和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要坚决纠正,并将已减免的税款追缴入中央金库。



国家税务总局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六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